央视《文化十分》、《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对“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的报道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3日

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演出庆祝这一伟大时刻,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重点扶持新文艺群体的专业拓展和提高。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CHUC全国街舞联盟、广东省舞蹈家协会、河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源市舞蹈家协会承办;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广东联盟、广东省舞蹈家协会流行舞蹈委员会协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在广东省河源市桃花水母大剧院成功举行!

央视《文化十分》播出相关新闻,《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纷纷刊登点评文章,对“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进行报道。

央视《文化十分》

央视《文化十分》对“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的报道

《中国艺术报》

中国艺术报公众官方号:(点击下方文字链接直接跳转原文)

这场展演,标志中国街舞从街头流行文化迈向都市剧场艺术!

中国艺术报报刊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原文链接: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181128/index.htm?page=/page_4/201811/t20181128_427577.htm&pagenum=4

庆祝改革开放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在广东省河源举办,标志着——

中国街舞: 从街头流行文化迈向都市剧场艺术

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云南联盟选送,云南民族街舞团《马帮情》  黄凯迪  摄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两天, 30部作品, 500余名演员,这对于一个艺术门类的一次展演并无甚特别,但对于街舞这个在中国发展30多年的舶来艺术,却是破天荒第一次。

从20世纪80年代霹雳舞为中国引来街舞火种,我们看到街舞舞者无数次在街头或赛场上热情“斗舞” ,却从未有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以艺术作品形式走进剧场展示街舞艺术。日前,由中国舞协、广东省文联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这个几乎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舞种集体在剧场空间中展示不一样的风采。正如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所感叹:“这是街舞在中国从一般的街头流行文化迈向了当代都市剧场艺术的第一步! ”更让人欣慰和期待的是,在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时刻,街舞群体在展演中欣赏自己的艺术创作、为自己为前人之未为而欢呼激动的同时,一场“坚定中国街舞的文化自信”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河源街舞展演暨2018首届全国街舞创作精品座谈会召开,共同思考中国街舞艺术如何整理行装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出发。

经历最初的拓荒,到起落沉浮, 2018年也被业内称之为“街舞元年” 。前有现象级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先后燃“炸”街舞圈,让大众对街舞有了更广泛的全新认知;后有中国首部街舞艺术作品《黄河》斩获中国舞蹈专业最高奖“荷花奖”的历史性突破,让街舞人看到街舞艺术也能和其他舞种比肩。这些无疑给处于发展瓶颈,似乎正在走向四十不惑的街舞群体连续注入强心剂。而在此基础上,本次作品展演又像是不折不扣的助燃剂,让街舞群体更加确定了街舞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也更加清晰了街舞艺术创作的未来方向。事实上,推动街舞艺术创作使之真正成为艺术也正是中国舞协从2013年成立街舞委员会,并陆续在全国成立街舞联盟以来,引领全国街舞人努力让街舞生出中国之根的根本依托,甚至《黄河》 《打铜》 《竹林傣风》等作品的创作雏形就来自于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举办的编导培训班。

表现现实生活的《邻里》 《快乐的建筑工》 《拯救不开心》 《打铜》《过年》 ,回溯革命历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黄河》 ,演绎英雄精神的《盼君归》 《坚守》 《木兰从军》 ,展现民族风情的《迎亲》 《竹林傣风》 《阿里郎魂》 《阿妹戚托》 ……此次展演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100余部优秀作品中甄选的,涵盖Hiphop、 Locking、 Popping、Breaking、 Jazz等主要街舞舞种的30个展演作品题材丰富、创意灵活、手段多样,让人看到街舞原来可以如此自然地完成叙事,自如地表现火热的生活,巧妙地借鉴其他舞种的精华,深刻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观众眼中甚至是舞者自己一直强化的“酷”“帅”“炫”“炸” 。

“10秒一小‘炸’ , 30秒一大‘炸’ ,最后结尾再‘轰’一下,让别人看我多酷,我会的东西你不会” 。 《黄河》编导之一郭晖如是介绍包括自己在内大多数街舞舞者最初起舞的状态与心态。他坦言自己的创作历程,“到下一个阶段,我有想表达的主题,就开始把别的东西往一块拼,到第三个阶段,真正接触舞蹈作品创作,比如参与《黄河》的编创,并且上台跳,融入作品情感迸发时,才真正体会艺术创作是如何表达生命和传递思想的。 ”

“如果街舞一直‘炸’ 、一直‘帅’ 、一直强调做技巧,那么岂不是看杂技会更好? ” 20年来一直带领自己的团队坚守在街舞行业的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副主任、广东联盟常务副主任郑峰同样对街舞群体往往沉湎于技术感同身受。他直言,接下去街舞怎么走,如何可持续发展是这个群体当下面临的最切实的问题,自己也一直在探求答案。“街舞如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性怎么持续?怎么和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故事融合?这次展演舞台上的很多作品,从情感、结构、表现力等各个方面,给人很多惊喜,让人看到街舞的无穷潜力,而且让人发现创作并不只是在街舞圈子里的事,而是得到了很多非街舞圈子的编导、老师的指导,让作品有了思想性、画面感和表达力。 ”郑峰说。

为收获而欣慰的同时,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夏锐却看到了街舞艺术走向舞台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次展演的很多作品,创作者很想与民族舞蹈和文化融合,但是我们不能脱离街舞本身,否则直接跳民族舞好了。同时,面对舞台,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我们街舞人身体条件好但表演不会,舞台的情绪和气息掌控不会,灯光不懂,甚至我们第一次带队参加中国舞协的演出,当时从北京几个团队中组合了一支最强的团队,但是当我对他们说上场口上、下场口下,一半人不明白! ”

面对新起点上的新困惑,冯双白为街舞人指明路径——学习知识和坚持本色。他强调,街舞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身体文化、武术文化等多方面借鉴很多东西,这就需要街舞人认真学习,广泛吸收,同时打开创作思路,正如当下很多创作中已经表现出的探索精神。“但街舞还得姓‘街’ ,他有独特的身体、情感和风格表达,因此未来街舞的发展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做好。第一,街舞还是坚持继续‘炸’ ,只要有合适的场合,‘炸’它个人仰马翻。因为在所有舞蹈艺术中,街舞是最挑战人的身体能力极限和力量表达的舞蹈种类,这是街舞自身特征的重要基础。第二,‘杀’到剧场里去,即街舞的方向可以深入到当下的镜框式剧场空间中,那就要有对剧场艺术相关知识的理论与实践把握,从而让我们的舞台空间艺术表现也能让别人叹为观止。第三,要努力拥有中国街舞的文化自信,在独立表达中,以自己的情怀和胸怀,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街头文化、广场文化、自由表达文化。街舞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能代表中国年轻人最自由的艺术生命表达,要持续保持街舞艺术的生命力,点燃属于中国街舞的艺术火炬! ”冯双白表示。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

《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官方公众号(点击下方文字链接直接跳转原文):

《黄河》领衔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精彩纷呈

中国文化报报刊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30日  

原文链接:

http://epaper.ccdy.cn/html/2018-11/30/content_24681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黄河》领衔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

红色基因 国色国韵

街舞交响作品《黄河》剧照        黄凯迪 摄

本报记者  张  婷

广东省河源市日前迎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演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

此次展演汇集了从全国16个省区市、100余部优秀作品中甄选出的30部剧目,其中包括刚刚摘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的街舞交响作品《黄河》等中国街舞精品,令观众大饱眼福。

作为国内权威的专业街舞舞蹈社团,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街舞在中国的发展。此次,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全国街舞联盟携手广东省舞蹈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首届全国街舞创作作品展演”,既是街舞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首次以集中展演的形式亮相剧院,也是我国将街舞推向艺术化道路的有力冲刺,更是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和重要体现,如今,中国街舞已经有了“红色基因”,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在国际领域,街舞以舞蹈技巧比拼为主,鲜见其叙事。因为,为街舞编排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太具挑战性,不仅要知晓舞蹈创作的基本原理,还要深谙街舞的所有规则、语汇以及表演技巧,如若不然,不是表达不清,便是跑题,一不小心还可能偏离了舞种本身。

尽管如此,国内街舞人仍积极进行着街舞由单纯舞蹈转向多重叙事,同时给街舞增添国色与国韵的探索,创造了一个个充满时代感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如本次展演的作品,有表现现实生活的《邻里》《快乐的建筑工》《拯救不开心》《打铜》《过年》,有回溯革命历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黄河》,有演绎英雄精神的《盼君归》《坚守》《木兰从军》,还有展现民族风情的《迎亲》《竹林傣风》《阿里郎魂》《阿妹戚托》,抒写了现实生活,展现了时代风采,反映了当下年青一代“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演出中,由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河南省舞蹈家协会选送的《黄河》以韵律动感十足的街舞形式,展现了中国的“母亲河”在新时代迸发出的时代活力,现场掌声雷动。《黄河》由夏广兴任总编导,毛伟伟、夏锐任编导。据夏锐介绍,该作品的创排过程非常不易,经历了传统编舞思维、技法与现代街舞肢体表达、审美的“对抗”,反复磨合最终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方式:将街舞的各个舞种有机融合,并将街舞popping舞种中的肌肉震动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动作符号。如作品伊始,舞者造型的抖动象征着黄河的战栗,中段大幅度的抖动舞段象征着黄河的奋勇向前,最后集体抖动象征着黄河的怒吼。“街舞这一舞种很有特性,充满力量、张扬,情感丰富、表达直接,用它来重新解读伟大的民族交响乐《黄河》,代表了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对黄河不屈不挠、奔涌向前的精神的追逐与向往。”夏锐说,这就是创作街舞《黄河》的意义,“现代人该用现代的语言和气质来诉说黄河的故事、来展现黄河的豪迈、来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认为,街舞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能代表中国年轻人最自由的艺术生命表达,这也是青年人酷爱街舞的原因。据统计,目前国内街舞从业人员已达300万,每年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文化走基层、公益支教、专业赛事、教学成果展演、电视综艺演出、街舞进校园等活动近万场。为了保持街舞艺术的蓬勃生命力,展演期间,“坚定中国街舞的文化自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河源街舞展演暨2018首届全国街舞创作精品座谈会同期举办。“中国舞协一直关心支持街舞艺术的发展,团结引导广大街舞工作者和爱好者,积极推动街舞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罗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