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街舞艺术 因创新更美好》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4日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广东省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活动于10月15日-17日在广州大剧院隆重举行。

央视新闻频道、广东卫视对街舞作品《黄河》报道合集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点评街舞作品《黄河》

街舞作品《黄河》

在所有评选结束后,中国首部原创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荷花奖”成功荣获当代舞奖项。这是街舞首次进入中国舞蹈最具权威性的奖项“荷花奖”的评选,也让街舞艺术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街舞起源于美国,只靠其原生态发展很难在中国取得枝繁硕果,将街舞“中国化”,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一直是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的目标之一,从 3月19日“舞蹈编创高级研修班”结业回课练习中街舞版《黄河》的首次尝试在“荷花奖”上的惊艳亮相,七个月的时间,街舞《黄河》经历了无数次编创思路上的推翻和重铸。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这七个月的时间里,《黄河》的众位编导与演员不辞辛苦,辛勤创作,力求将作品打造到完美,街舞作品《黄河》不仅是中国街舞的一次伟大尝试,更是将民族荣誉感这一伟大的精神火炬屹立在中国街舞人的心中!

2018年10月1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活动落下帷幕之际,人民日报刊文《街舞艺术 因创新更美好》。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10/18/nw.D110000renmrb_20181018_2-1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原文内容:

第一次入围“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选

街舞艺术 因创新更美好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伴随着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演员们将乐曲与街舞融合,展现雄伟壮阔的黄河精神。10月15日—17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上,由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河南省舞蹈家协会联合创作的中国首部原创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成功入围,并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这是街舞首次进入中国舞蹈最具权威性的奖项“荷花奖”的评选,也让街舞艺术又一次引起了关注。

街舞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以自由、奔放的独特魅力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目前,国内2000多所高校中,70%以上的学校均设有街舞社团。

街舞文化也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2013年9月,在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支持下,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随后发起成立了全国街舞联盟。截至2018年1月,全国街舞联盟共设立省级联盟29个,遍布全国350余个城市。联盟内街舞培训教育机构5000余家,年培训教学超500万人次;每年组织文化交流、文化走基层、专业赛事、电视演出、街舞进校园等活动近万场,辐射影响人群过亿。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夏锐表示,要促进交流与合作,实现我国流行文化的创新。

然而,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其中、创作精品,管理和规范日渐扩大的街舞群体,规范街舞教育培训、赛事活动等,需要进一步思考。

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提高街舞从业者的艺术创作水平。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尝试将西方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结合,凝聚当代青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说:“希望在街舞本土化的过程中,能够给中国舞蹈创作带来创新,产生更多好作品。”

“随着反映时代精神、赋予健康能量、引领社会方向功能的加强,街舞正在进入文艺的主流表达。”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认为,从街头表达的时代,到舞台竞技的时代,再到时尚艺术的时代,中国街舞正努力向4.0时代迈进。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期待街舞能够真正去碰触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东西,碰触这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讲出这个时代的心声。”

在今年夏天,《这,就是街舞》与《热血街舞团》两档街舞综艺引爆网络,街舞这一门艺术瞬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多街舞舞者用行动展现属于街舞人的自信与魅力。

人民日报刊文《街舞背后的活力与自信(辣评)》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5/17/nw.D110000renmrb_20180517_4-17.htm

原文内容:

街舞背后的活力与自信(辣评)

日前,一档名为《这!就是街舞》的节目,让带着时代印记的青年时尚和潮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才进入中国的艺术形式,街舞最初是以“霹雳舞”为名进入公众视野的。热烈的音乐、明朗的节奏、帅气的动作……这个自带青春气息的舞蹈很快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同时,街舞舞者也被不少人贴上了“不务正业”“坏孩子”的标签。有人认为街舞是一门“廉价”的艺术,原因在于它没有门槛;有人认为街舞只是喧哗张扬的自娱自乐,不能像其他艺术形式那样成为艺术家毕生追求的方向。

当前,中国的街舞群体已经有200万至300万舞者,如何才能赋予街舞这项舶来的艺术形式以健康向上的内容?

说到底,就是要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理念,找到街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以青春、自信、阳光为核心,用街舞表达属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活力与自信。

近年来,不少街舞舞者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慰问、扶贫演出。与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协会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开展了“街舞进校园”活动,充满青春活力的街舞在近千所中小学替代了程式化的课间操,受到了不少师生的喜爱。《这!就是街舞》的舞者们也相继来到陕西西安和广东清远,在这里展现时尚的街舞与古老的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每一代青年也都有表达爱国、表现自我、力行实干的方式。可以说,这一轮街舞热引发了我们对青年文化的重新发现和思考——许多人印象中边缘化的街舞,原来也可以公益化和本土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原来我们的社会主流文化早已摘下了看待和理解青年时尚潮流的“有色眼镜”,以包容的胸怀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开放和自信。

街舞的变化和社会对其理解的变化,不仅反映出这项艺术形式本身经历的变迁,更多折射出的,是当代中国社会面对年轻人及其表达方式的新姿态。

2017年10月15-22日,第十九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在俄罗斯索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优秀青年代表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夏锐,受共青团中央的邀请参与此次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

促进国际街舞交流,研究和探索中国乃至世界街舞文化发展的规律,振兴国内街舞事业与产业,实现我国流行文化的创新,与国际街舞高端领域接轨一直是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共青团中央的邀请也标志着中央对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的关注和重视。

人民日报刊文《一次别开生面的公共外交》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11/07/nw.D110000renmrb_20171107_4-19.htm

原文内容:

近3万名世界各国青年学生相聚俄罗斯索契

一次别开生面的公共外交

来自陕西西安的中医传承人姚蕤最近在俄罗斯索契火了一把,在这里举行的第十九届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上,他就中医药文化传播主题发表了演讲,引来各国青年关注,而他现场为各国青年望闻问切,更让中医的神奇魅力得以远播。

10月14日—22日,第十九届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全球180多个国家、近3万名优秀青年代表应邀参加了联欢和交流活动。中国为此次活动派出200余人的代表团,这个群英荟萃的青年代表团,由青年企业家、医生、优秀大学生和艺术界人士组成,他们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倾情参与,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动人风采。

文化互鉴

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秘书长夏锐看完俄方的开幕式演出后赞叹不已。在这场名为“觉醒”的开幕式上,俄罗斯人不仅展示了自己深厚的艺术积淀和文化传统,还生动地讲述了世界各国年轻人追梦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当代青年努力完善自我、改变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的风采。

夏锐是此次中国青年代表团艺术演出的总导演,开幕式秀最令他动心的是俄罗斯人呈现民族文化的方式,“他们对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了高水平的包装,芭蕾舞与街舞,咏叹调与说唱完美融合,感染力十足。”

夏锐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要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需要更多技术层面的努力,比如加一些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节奏和符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曲琵琶、古筝和箫合奏的《春江花月夜》,让联欢节有些欢腾的主舞台瞬间安静了下来。仿京剧花旦的妆容,如水般柔美的水袖……充满中国元素的舞蹈表演,令全场进入中国时间。这场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团的现场秀,让各国青年新奇不已,对中国的古典之美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自信表达

交流观点、表达主张,是联欢节的重头戏。全球青年代表纷纷走上演讲台,就历史、文化、教育、就业、反恐等话题表达主张,交换观点。

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徐毅,在联欢节会场看到了俄罗斯版的共享单车,感到非常兴奋:“以前我们总是在谈论‘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现在到了我们可以输出一些商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时候了。”

在一次分论坛会议上,徐毅作了发言,他向各国青年介绍,中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渗透率已达43%;中国正在推行“智能制造2025”计划,生产线将更加“信息化和数据化”,从而实现柔性制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兴消费市场,我们邀请各国的年轻人到中国创新创业,一起尝试验证商业模式。”发言最后,他发出了邀约。

代表团团员刘小禾,来自一家从事精准扶贫的公益机构。在一场主题是“青年人自由平等地探索各领域”的论坛上,她登台发言,介绍了她所在的社会组织是如何在教育扶贫领域有所作为的。

一群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奔向一个个美丽而贫穷的村落,他们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同时也通过文化教育活动,启迪贫困青年的志趣,让他们重新定义个人价值。

“我们的习近平主席说过一句话: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希望各个国家年轻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她最后这番话,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用心交流

根据活动主办方安排,在主会场展台,各个国家都设有友谊集市,各国青年相互交换一些纪念品。跨越语言和国界,年轻人之间的友谊从这里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嘉贝同学印象最深的,是各国年轻人对中国文化流露出来的浓厚兴趣,一件件带着中国文化符号的纪念品让他们流连忘返。

“感觉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对中国充满期待,认为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历史悠久的国家,走出国门,我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李嘉贝说。

来自青海的创业者王涛在友谊集市接待了一位喀麦隆的女青年企业家,她想了解中国的干果市场。两人交流了2个小时,王涛把中国的食品进口标准和政策耐心地作了解释。“只有你们这样耐心接待我并无私地帮助我,中国企业家,GOOD!”临走,这位女企业家竖起了大拇指。

郑州大学的许智迪同学在活动中结识了一位俄罗斯青年,许智迪赠送了他家乡的钧瓷茶壶,并向他讲述了中国的瓷器文化和茶文化;俄罗斯小哥也送了他俄罗斯的传统礼物套娃,并讲述了套娃的文化蕴意。“我认识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同时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坚定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一周的时间,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青年充分交流,留下一段段温馨而隽永的故事。

“能够改变世界、引领创新思维的恰恰是年轻一代!”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联欢节开幕式致辞时说。期待各国青年们为改善现实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